
我們的修會源於樂維威,是法國的一條小村莊,由該村的堂區司鐸沙路易神父所創立的。
一六九六年,沙神父召集了四位少女幫助他在他的堂區內照顧窮人、兒童和病患者。這就是修會簡單的起源,今日卻伸展至五大洲。

一七零八年,沙爾德教區的主教-保祿葛德馬烈主教,邀請修女到沙爾德服務,於是該地成了修會的中心。
主教同時也把自己的名字贈與修女,跟隨偉大的聖保祿宗徒,於是我們就成了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
由開始這個年輕的修會已經驗到巴斯卦的奧蹟。她們的第一位院長瑪麗米素於一七零二年早逝;她們的共同創會人迪瑪利安娜也在一七零三年去世;而她們的會祖沙路易神父則在一七一零過世。然而他們的逝世並沒有阻礙修會在法國及其他地方的發展。

樂維威 樂維威是離開巴黎不遠的一條小村莊,該村的堂區神父是一位年輕、聖善,對教友的照顧充滿熱忱的沙路易神父。
一六九六年他邀請了一些少女幫助他教育兒童和探訪病人。最初有四位勇敢、無私的少女參與這項義務工作。後來她們的導師迪瑪利安娜加入,她們組成了第一個團體,並被稱為「學校女兒」的團體。


不久,更多慷慨、熱忱的少女加入她們的團體。在一七零七年修女們更被邀請到另外一條村服務。

沙爾德修女們 的善行引起了沙爾德的保祿葛德馬烈主教的注意,他洞悉她們的潛質和活力,於是邀請她們到沙爾德服務,並給她們一所房舍和自己的名字-跟隨偉大的聖保祿宗徒。於是修女們便組成了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
嘉應,法國的圭亞那瑪麗米素於一七零二年英年早逝,迪瑪利安娜也在一七零三年去世,而沙路易神父則在一七一零年逝世,整個團體在創會初期便標誌著基督巴斯卦的奧蹟。正如麥子埋在地裡死了,他們的過世使修會更成長和發展更快,因而在一七二七年,修會已準備好作第一次的傳教旅程--到法國圭亞那的嘉應,那是在南美洲的一個法國殖民地。一八四八年她們更來到香港傳教。
多年來,修會的傳教範圍已遍佈五大洲。天主的聖意造就了奇蹟,一粒由沙神父所播種的細小種子已經成長為一棵大樹,分枝出更多的樹而成為一個果園。很多修會團體都溯源於這個微小的樂維威團體。例如:一七三四年在德國及一八四七年在英國的隸屬修會已相繼成立更多修會團體。
